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社会实践活动第六站--走访芦山地震纪念馆和隆兴中心校
发布时间:2018-07-15 点击数:471

“要坚持抗震救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积极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习近平

2018714日上午9时,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来到位于雅安市芦山县“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进行参观。该纪念馆真实记录和反映了“4·20”芦山强烈地震从抗震救灾到灾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是一个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体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窗口。

 

 

据了解,该纪念馆建筑面积6600㎡,展览面积有3880㎡,全馆分成三个区域:抗震救灾区、科学重建区、幸福生活区。围绕“新路”、“新生活”两大陈展主题,生动讲述了震后芦山克难奋进、砥砺前行、昼夜兼程的科学重建历程。

 

 

进入纪念馆后,志愿者们沿着顺时针路线缓缓前行参观。馆内就灾难发生、抗震救灾过程、恢复重建等重要节点,通过身旁不断变化的光线、声音、雕像、影像,将大家带回到地震发后的时刻,让志愿者们感受到中国精神的强大感召力和中国力量的强大战斗力。同时,灾区灾后重建和发展振兴的成就令志愿者们感到鼓舞。

 

下午3点,志愿者们一行来到了习总书记在震后第一时间走访过的芦山县龙门乡隆兴中心校,与王智强校长就校园灾后重建情况进行了座谈。


虽然强震已经过去五年,但在与志愿者们座谈期间,王校长回忆起当时大家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他讲到,地震当天,乐山军分区救援官兵第一时间奔赴学校展开救援并驻扎,和学校全体老师一起进行进行抗震救灾,并为学校搭建起了全县第一所帐篷学校,让全体学生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就回到校园,在帐篷教室复学上课。在地震发生后第七天,军分区又为学校搭建了板房教室,让全体学生在地震发生后第七天,在板房教室全面复课,成为了灾区第一个复课复的学校。

 

王校长谈到,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在全校教师逐一走访学生家庭受灾情况的同时,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援建898万元、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捐资300万元、浙江省红十字会捐赠906万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援建教学楼、宿舍楼与食堂、马来西亚某企业援建办公楼、台湾某民营集团援建幼儿园……。


近年来,学校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多项国家级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2014年,荣获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家级二等奖一项;2015年,荣获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省级二等奖一项;2016年,报送3个项目到省上参评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同时,学校通过定期开展毒品危害宣讲、法治知识竞赛、班级黑板报制作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普及法治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后,王校长带领志愿者们先后参观了学校心理活动室和感恩陈列室。据了解,该校心理活动室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家指导下建立,负责开展科学、系统、持续的心理援助工作,包括心理健康课、创伤团体辅导、儿童天地、儿童表达性艺术治疗、手工制作、棋类活动、心灵茶社和电影放映等。

 

 

通过对芦山地震纪念馆和隆兴中心校的走访座谈,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重建政策,如今文明、和谐、生态、绿色的新芦山的崭新面貌,离不开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动作为和勇于担当,离不开中央有关部委、人民子弟兵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不离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