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贝发布时间:2022-04-21浏览次数:263
4月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余声启老师在4B502教室成功举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公开课。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莅场指导观摩。
本次公开课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专题。在正式进入专题讲解之前,余老师首先梳理了教材从物质世界到人的实践与认识,再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内在逻辑,帮助同学对教材形成系统认识。接着,让同学思考,研究资本主义为什么从商品细胞开始?进而揭示从商品经济形成的条件,并通过数学推导和产权保护的案例帮助同学深刻理解这些条件。然后,重点讲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为了加深理解,以矿泉水为例,把同学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厘清为什么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怎样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并让同学得出结论: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最后,讲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帮助同学认识到为什么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以及按什么比例交换,进而引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并让同学以鞋子生产者的身份,模拟生产过程,认识商品价值量决定和盈利的条件。
在授课过程中,余老师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围绕主线层层递进,娓娓道来,同时注重将基本原理阐释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印证相结合。同学们在听课过程中,积极主动,气氛热烈。余老师将抽象的理论构造成现实模型,并为同学设定角色,同学以参与者的身份,深切感受到理论的深邃与科学,同时又能加增加趣味性和生动性。如在讲到使用价值时,让部分同学以消费者的身份,谈对高质量商品的需求;让部分同学以生产者的身份,谈产能过剩的窘境。这样深刻理解国家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省级思政示范课。构建了校领导和校督导听课、院领导和院督导听课、系主任听课、教师相互听课的制度,形成了“五步链条教学法”和“五点一线”教学模式,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大学生对本课程的获得感。
责编: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