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霞(研究生)发布时间:2023-10-26浏览次数:155
为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学生对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红光中学思政课教师罗坪于10月25日晚上7点在4A-101作了题为“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解读”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小明老师主持,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学生及学科教学(思政)方向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罗坪教师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讲授。第一部分,罗坪教师介绍了课程标准修订的现实依据,她通过列举了多项文件及讲话,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第二部分,罗坪教师详细介绍了课程的理念和追求,她通过深入分析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构成,讲解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理念与目标追求。第三部分,罗坪教师分析了课程标准修订的变化与突破,她指出一体化设计、核心素养、指向核心素养落实的课程目标及基于核心素养的内容设计四个方面是主要的变化与突破。第四部分,罗坪教师提出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难点,她指出难点主要表现在观念突破难、育人方式改变难、评价方式改变难、教师知识体系和研修方式改变难四个方面,存在的难点还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突破。最后,罗坪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历,着重从“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自律要严”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做思政课教师的感受。
郑小明老师对罗坪教师的讲座表示感谢,并对参加讲座学生提出希望。郑老师指出,把握各学段思政课课程标准是上好思政课的前提,希望学生能够在充分吸收讲座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动了解、探究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做好知识、能力、素养的储备。
图:罗坪老师讲座现场
责编: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