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理论教学实效性,积极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途径,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政治学院于12月6日组织全校2013级遴选出来的22名优秀本科生代表赴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开展思政教学实践活动。学院各系主任、教学办的老师们一起参加了实践活动。
建川博物馆全称建川博物馆聚落,将抗战、地震、民俗等20余个博物馆汇集在一起,是目前国内民间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馆长樊建川曾说:“建博物馆、收藏文物是为了记录和还原历史,这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而是为了让每个人的心灵都直面民族创伤,让战争的记忆成为民族的思想资源。”
刚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令人震撼的抗战老兵手印广场。收集到的数千名抗战老兵的右手手印蚀刻在多块3.5米高的钢化玻璃上,重重叠叠排列成象征胜利的“V”字型。庄严肃穆的氛围让参观的研究生们仿佛回到了战争年代,开始细细体悟这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接着,同学们先后参观了中流砥柱、正面战场、飞虎奇兵、不屈战俘和川军抗战博物馆,通过参观完中流砥柱博物馆,同学们直观地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敌后民众八年抗战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是这场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此次社会实践考察活动,是政治学院一贯实施的“面-点-面”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的组成部分。其中,“点”是指每位任课教师以教学班级为单位按成绩择优推选1名学生参加政治学院统一组织的实践考察活动,学生代表除了提交考察心得,还应回到原班级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交流,实现“由点到面”以辐射全班同学。
参加建川博物馆社会实践考察活动,不但是学生的一个很好学习机会,而且也让学生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增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