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进研究生课程改革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材研究》课程探索(二)

作者:何为发布时间:2024-05-24浏览次数:10

研究生教育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具有战略意义。课程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环节,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为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学院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材研究》课程探索推进“校内+校外”团队教学法。

 在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如何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成为了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为提升西华大学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521日下午2时,应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蒋春鹏在4A-202教室作了题为“基于数字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究”的专题讲座。2023级学科教学(思政)方向硕士研究生全体参加讲座,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部分本科学生积极参加专题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首先,蒋春鹏剖析了数字时代教育的新特征和挑战,强调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将重构教育新形态,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正逐步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他强调,面对海量信息和个性化学习需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实现差异化的教、个性化的学、精细化的管、数据驱动的研和智能化的服务,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教学效率和互动性,为学生构建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环境。

 其次,蒋春鹏描绘了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想图景,指出青年教师入职初期普遍遭遇的困境。他强调青年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专业发展目标、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等。他还从一个核心问题出发:“作为未来的思政课教师,你如何定义自己的角色?”引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他鼓励同学们进行自我审视,理解个人优势、兴趣与价值观。他建议同学们积极参与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通过“做中学”,不断积累一线教学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最后,蒋春鹏聚焦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提出在价值多元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更应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他提倡通过议题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结合数字资源,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实现核心素养。

 现场学生纷纷表示:在这场知识的盛宴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时代赋予思政课教师的新使命与新机遇;此次讲座让我们对数字时代下思政课教师如何更好地实现专业成长有了清晰的认识,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积极拥抱数字时代,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提升专业素养,为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和高尚品德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让思政课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本课程的设计是对研究生培养的一次教学改革尝试,也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一次活动实践创新。有利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规律、原则、方法,提高教学技能和素质,开发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能力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真正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



责编:王贝

编审:冯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