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有模有样”公益团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朱琳老师的指导下,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经项目的前期调研、申报书征集、网络筹款、项目落地实施等环节,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的1128个项目中脱引而出,先后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大学生公益创客项目百强、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大学生公益创客项目前20强,顺利拿到了晋级决赛资格。
8月2日,“有模有样”公益团队队长胡中月受邀参加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社创种子特训营(二期),到深圳进行巅峰对决。本次大赛除了征集项目、路演评审等传统的竞赛流程外,强化了能力建设、整合资源、常态化服务等生态链的建构。尤其是在决赛阶段对40强项目开展了为其一周的特训营活动,期间组织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社会创新创业高峰论坛”,深入研讨了SDGs在中国的实践路径和方向;邀请了各个领域的专家担任特训营导师,帮助项目从产品设计、运用执行、商业模式等获得整体的提升;参访了深圳经济领域和社会发展的标志性机构,如腾讯企业、前海自贸区、壹基金、大鹏非遗文化村等;还通过SAP设计思维和商业画布等国际前沿的工作坊帮助参赛项目全面梳理了运营模式。
8月7日,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决赛路演评审会在深圳市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举行。为了评审视角更加丰富、多元,本届大赛评审机制进行了创新改革,组成了35人评审委员会。分别由五位学界、业界等有影响力的人担任评审主席团,领衔投资人、资助人、媒体人组成的30名大众评审团,按照7:3的加权对路演项目进行打分。经过激烈的角逐,“有模有样”团队的“触感世界”项目斩获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大学生公益创客项目“银奖”,将在9月23日-25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慈展会上进行展示和颁奖。
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公益大赛,自2012年起连续举办五届,参赛项目已累计达4162个,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福彩公益金发放创投资金超过3000万元,带动社会化创投资金超过3000万元,支持和培育了一批全国知名的公益项目,并通过这些获奖项目传导出优秀的项目运作模式和理念,推动着各方跨界力量参与社会创新行动。
团队介绍:“有模有样”团队是在西华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中心朱琳博士指导下的一个由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共11名思想活跃、热心公益、团结合作的在校学生组成的公益创新创业团队。(指导老师:朱琳;队长:胡中月;队员: 蹇可佩、曹娟、唐小涵、张纯旭、李采、李玥、宋宇慧、蒲金秀、陈轩、李彦儒等。)
“触感世界”简介:项目致力于帮助盲人突破自身局限,真实地了解和感受外在世界,实现人人平等。通过3D打印技术,用低廉、环保的3D材料打印出盲人“触摸语音解说”产品模型,将世界著名风景、民俗文化遗存、电影片段、历史传记故事等浓缩成实景模型,并在模型相应部位安装感应触发器,图声并茂地向盲人展现各种文化的饱满魅力,通过触摸了解具象世界,解决盲人对出行旅游、具象化了解外在世界的痛点,同时也唤醒人们对民俗文化遗存保护和传承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