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华大学思政课“读经典、悟原理、重实践”系列活动之“探寻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李彦儒 李双利 赵赋聪发布时间:2020-11-25浏览次数:398

为加深对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实践的认知,深化对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基层治理的研究,落实学院研究生课程改革要求,11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小明、尹德志教授、薛新国教授、安勇及冯冬老师带领学院2019级研究生前往战旗村、农科村和双流区五洞桥社区开展“读经典、悟原理、重实践,探寻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主题社会考察活动。

1123日上午,学院师生一行首先来到了战旗村,通过与当地走访调查及与村民交流了解到战旗村原名集凤,在1966年更名为战旗大队,后为战旗村。战旗村主要是通过“领、创、改、治、富、美、育、文”八字经验,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聚焦“领”字,抓好党组织建设;聚焦“创”字,抓好产业兴旺;聚焦“改”字,抓好农业农村改革;聚焦“治”字,抓好治理有效;聚焦“富”字,抓好生活富裕;聚焦“美”字,抓好生态宜居;聚焦“育”字,抓好人才振兴;聚焦“文”字,抓好乡风文明。战旗村的典型做法和建设成效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也得到了称赞与肯定,“战旗飘飘,名副其实”,并勉励战旗村要继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考察战旗村合影

战旗村工作人员讲解现场

  

随后,学院师生一行人继续前往农科村。在农科村通过深入走访,查阅相关资料,参观中国农家乐第一家“徐家大院”,与当地村民交谈得知,农科村是中国农家乐文化的发源地,以花卉种植业与乡村旅游业为主要经济载体,其农家乐发展经历了,1986年花农徐纪元落成一套新四合院后,有意识地开发了吃、住、娱一体的常年农家接待;1996年胡锦涛同志到农科村视察时,称赞“农家乐”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进而农科村的农家乐进入了大规模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农科村景区通过科学规划和强化管理实现了区的提档升级和更新换代,形成了以农家乐文化、扬雄文化、农耕文化以及盆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胜地;2012年,徐家大院通过建设乡村酒店实现了新发展背景下农家乐的改造升级,并新增耕耘桥、农家乐旅游文化展示、扬雄文化博览园等“农科十景”,该地也被评为国家旅游局4A景区等四个发展阶段。农科村打破农村发展常规,积极建设新农村,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河,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

农科村徐家大院——中国农家乐第一家

  徐家大院工作人员讲解现场

中国农家乐第一家的历史进程

    下午,学院师生来到双流区五洞桥社区,通过走访调查社区的法治广场和社区办公楼得知,五洞桥社区紧扣东升街道党工委“三心”党建工作法,围绕“党建引领、体制破题、发展治理、做活社区”16字重要遵循,以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夯实的基础上,推进社区发展治理向新领域、新空间拓展。五洞桥社区以社区百姓为中心,开展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社区活动,比如:小五DIY生态农庄,青年交友平台、邻里厨房等活动,致力于打造服务型、零距离、全方位社区。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与社区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观看社区宣传视频并对社区综合治理和社企融合等问题进行探讨,座谈会上,社区负责人为师生的问题进行了解答,现场氛围热烈。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双流五洞桥社区座谈会现场

五洞桥社区负责人讲解现场

  

本次调研考察活动旨在完成“新农村建设专题研究”“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专题研究”等课程理论研修,考察乡村振兴示范点、基层治理先进典型,为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党建引领、文明乡风建设、社区治理等多个课题研究收集素材,奠定研究基础。


责编: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