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为发布时间:2024-12-05浏览次数:1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制机制,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2024年12月2日,由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西华大学)、成都市郫都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在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召开。
此次研讨会由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尹德志教授主持,郫都区教研培训中心主任李仁东、郫都一中党委书记蒋春鹏、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小明教授等专家、教师代表及2023级与2024级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参与交流的单位包括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西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成都高新云芯学校、郫都区三道堰初级中学校、郫都区团结学校、郫都区红光初级中学、四川文投集团数字文化产业等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成员单位。
本次研讨会围绕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等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会议强调,思政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各学段应合力种好“责任田”,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研讨会上,尹德志代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牵头高校进行了工作情况汇报。他表示,西华大学已与周边多所学校结对共建基地,协同推进实施“课程资源校际共享”“思政资源校际互通”“思政教师校际互联”等工作。通过加强师资培训、课程研发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格局。
郑小明从理论层面剖析了思政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一体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对如何优化思政课程体系、提升教育实效性进行了研判分析。他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念一体化是先导、课程一体化是关键、师资队伍一体化是支撑、教研一体化是动力、构建一体化机制是保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徐翠英老师提出,各学段应明确思政课程的教育目标,避免出现低学段讲得过“深”、高学段还在“浅”析的现象。蒋春鹏指出,郫都一中一直高度重视思政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年级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陈正芬强调大学阶段应以问题为导向,侧重回答学生对“为什么”的追问。
在研讨会的交流发言环节中,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的成员单位代表们依次发言。他们分享了各自学校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工作实践,围绕课程内容的有序衔接、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交流,各成员单位不仅加深了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也为推动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方法借鉴。
下一步,学校将与成员单位建立常态化的沟通交流机制,定期举办联合教研活动,在平台建设、教师发展和课程研究等体制机制建设上进行持续的积极探索,共同推动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助力思政课程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责编:杜婧
编审:翟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