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赴彭州市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德阳市什邡市师古镇开展课程实践研学活动

作者:刘颜(研究生)发布时间:2024-12-03浏览次数:10

1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硕士研究生赴彭州市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德阳市什邡市师古镇开展课程实践研学活动。此次研学活动是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马克思主义理论案例分析与实践》课程教学的一部分,旨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亲身体验“新质生产力”生动实践,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帮助学生上好“社会实践课”。本次研学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贝教授,副院长尹德志教授带队,55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学活动。

本次研学活动的第一站——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引领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潮流。2022825日正式获批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202312月,四川正式启用第三批低空协同管理空域,基地成为无人机测试试飞专用空域。走进展馆,基地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八个基地一个中心,了解主要运营核心是无人机飞行基地服务、科普研学服务、培训服务、销售服务、行业服务等,介绍了各种无人机机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同学们亲身体验到无人智能化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和成果转化。


       在四川翔彭智航展销中心活动现场,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所见所感。师可同学表示,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我们应深刻领悟新质生产力和乡村振兴在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觉学习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进步中发展“新”事物、思考“新”问题、实现“新”突破。陈会敏同学表示,进入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展销中心,我被眼前的高科技景象深深震撼。无人机产品在聚光灯下闪耀科技光泽,精致构造和前沿设计细节一览无余,让我深切感受到科技进步的力量。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如今已悄然走进现实,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革。我深感自豪,能见证并参与这一伟大的科技时代。

本次研学活动的第二站是德阳市什邡市师古镇。近年来,师古镇多次上榜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西部百强镇,先后获评全国重点镇、全国乡村振兴示范镇、全川最具发展潜力镇、四川省首批百强中心镇等殊荣。2024年7月,师古镇作为德阳唯一乡镇上榜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红豆村、大泉坑村毛式茄园以及共和村蓝莓产业园。

了解到红豆村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以“百年雪茄·千年红豆”为载体,成立由社会资本投资、村集体入股的幸福里旅游资源开发公司、红豆旅游专业合作社以及“红豆幸福里”产业联合体,形成“社会资本+村组集体+村民收益”的同建共享发展模式,实现“农民变股民、田园变公园、村落变景区、红豆树变致富树”。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贺龙元帅的推荐下,大泉坑村生产出来的烟叶更是获得过毛主席的赞誉。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目前大泉坑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依托雪茄烟叶种植传统特色产业,坚持以“132”雪茄文化为核心,规划3000亩基本烟田保护区,150亩雪茄衣种植庄园、60座茄衣晾房,积极推进大泉坑毛式烟田文旅项目落地实施,打造制作加工、品鉴体验、生态旅游多元叠加的产业集群。

参观共和村蓝莓产业园,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小蓝莓绘就了大产业,实现了高效、可持续发展。了解到通过创新“土地流转+园区务工+收益分红”利益联结模式,对流转自家全部承包地的农户,在按时足额支付土地流转金的同时,保障流转土地农户和脱贫群众优先务工权,将有适度劳动力的群众引导进园区务工,提高农户流转土地和入园务工的积极性。

王贝教授、尹德志教授对本次研学活动给予指导,并就同学们学好专业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理论研究等提出了具体建议和要求。本次研学活动既是学院研究生学术活动系列之一,也是学院落实“学-研-传-践”育人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次课程教学实践。通过研学实践,研究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实践中,还能够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意识,这为其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次研学,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寇兴雨同学表示,要想充分了解三农领域的发展现状,需要积极参与田野调研之中,以切身观察和体会深化对三农的研究,在实际行动上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邱钰烽同学表示,他更加真实地目睹到了“和美乡村建设”在德阳市什邡市的生动实践,当地乡村通过烟草、蓝莓等特色产业,进一步诠释了“产业兴旺”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因地制宜地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书写好乡村建设的美丽新画卷。


责编:冯冬

编审:王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