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二支部开展“缅怀英烈、悼念地震”主题党日活动

作者:朱雪梅、吴红伟发布时间:2020-12-24浏览次数:190

2020125-6日,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二支部21名党员在支部书记朱雪梅、吴红伟带领下赴黄继光纪念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等地开展“缅怀英烈、悼念地震”主题党日活动。

IMG_9003

125日上午,党员们先赴德阳市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参观,了解黄继光烈士的生平、英雄事迹、遗物、朝鲜赠送的礼品、金日成主席的题词和中国党政机关及领导同志的题词,重温入党誓词,向英烈鞠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IMG_9064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伟大斗争。这场战争被称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抗美援朝精神,就是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要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70年后的今天,人们铭记历史,缅怀特级英雄黄继光,致敬先烈,用实际行动向先辈们证明:新时代下的中国人民,只会更加强大。

  

  

IMG_9119

下午,党员们赴绵阳市北川新县城考察灾后重建工作。20085.12汶川特大地震,把北川县城变成一片废墟,北川人民伤亡惨重。绵阳市北川县作为震后唯一异地重建县城,经过山东援建者和北川人民两年多的艰苦努力,一座新城拔地而起。新北川把民族与现代融为一体、古典与时尚汇于一城,成为了“城建工程的标志、抗震精神的标志、文化遗产的标志”,成为集中展示灾后重建质量与速度的一个样板。同时,风雨廊桥、特色商业街、羌风居民楼等援建项目,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对口援建汶川地震灾区是中国的一项创举,20个省市对口援建20个汶川地震重灾区。当党员们看到举全国之力驰援的汶川地震灾区成果之一——北川新县城,想到了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全国医务工作者奔赴湖北省,国家更是再启汶川模式,19省市驰援湖北16地市!

从而,让我们在实践中深刻领会到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战胜各种风险挑战。

IMG_9141

6日上午,党员们参观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选址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由纪念馆和地震遗址区两部分组成。纪念馆区和地震遗址毗邻,主体建筑名为“裂缝”,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纪念馆馆占地14.23万平方米,整个建筑造型以大地景观的手法,通过地面切割、抬起,形成主要的建筑体量,并通过下沉广场和步道向外延伸,与平缓的草坡融为一体,局部翘起露出地面,象征新生和希望。主题陈展共分为“序厅、旷世巨灾破坏惨重、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科学重建创造奇迹、伟大精神时代丰碑、结束语”等六大部分,共14个单元、46个组及12个专题,主要表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各族人民大团结好”等内容,真实记录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的历程。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斗争,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光辉史册的时代英模,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人民的高尚情怀,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协作精神,铸就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新的丰碑。

    本次“缅怀英烈、悼念地震”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通过缅怀黄继光等先烈,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通过参观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党员们沉痛悼念地震中逝去的生命,同时也了解到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英勇的官兵们和人民一起尽全力在抢救着受灾人员,大家被抗震救灾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激励着;通过考察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工作,党员们深刻认识和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举全国之力驰援重灾区,更加坚定了践行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


责编: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