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兴慧发布时间:2025-04-18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工作,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同时为本年度四川省“精彩一课”大赛选拔优秀选手,4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2025年思政课教学竞赛决赛。通过激烈角逐,朱引平、贾强两位老师荣获特等奖。
本次竞赛特邀四川大学李栓久教授、西南石油大学张小飞教授等10位四川省内高校思政教育专家担任评委。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思政课教师参加了观摩,学院党委书记万远英、院长冯永泰分别作总结讲话,副院长尹德志、王贝分别主持比赛。
比赛现场(1)
冯庆元、柴然、杨秦文、王颖异、朱引平、杨琳、邢斐、李矿霞、古云惠、牟晓明、贾 强、白云安、周婷玉、米洁14名优秀青年教师,经过推荐进入决赛阶段。本次决赛分两组分别在5B-201和5B-202教室进行,比赛环节分为10分钟讲课和20分钟评委提问、点评。参赛教师主讲课程涵盖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讲课比赛中,14位参赛教师自选主题,根据提交的教案内容进行了10分钟教学展示。老师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语言表达清晰流畅、生动形象,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不拘一格,灵活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展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彰显了我院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精神风采。
比赛现场(2)
评委老师分别从比赛选题、教学内容、语言教态、思政特色等方面对参赛教师依次进行点评,对参赛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展示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了评析,提出了改进意见。专家们指出,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创新,打破传统模式,增强课堂活力;在教学内容上要贴近时代需求,增强理论说服力;在教学效果上要注重思想性和理论性,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师需以“理论清醒”引领“政治坚定”,通过“知识更新-方法创新-实践深化-情感共鸣”的螺旋式提升,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价值引领者”的角色跃迁。
“非常感谢各位评委的精彩点评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希望参赛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能力。”竞赛结束后,学院党委书记万远英、院长冯永泰分别作了总结讲话。本次教学竞赛,既是学院推进省级重点马院建设、贯彻落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的重要举措,也是学院推进人事人才工作、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大练兵”。本次教学比赛呈现出青年教师参赛积极性高、全院教师参与度广、课程覆盖面宽等特点,是近年来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新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通过比赛、观摩、交流,必将有助于提升全院思政课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和水平。学院将仅仅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课程建设,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等,推动思政课从“讲得好”向“悟得透”“行得远”深化转型,推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次教学比赛的备赛过程,学院进行了周密部署,各教学系部、教研室也给予参赛教师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参赛教师付出了努力,也收获进步,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评促改的目的。参赛教师贾强表示,“参加这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与提升机会。从备课到授课的每一个环节,都促使我深入思考如何让思政课更有温度、更有力量。比赛不仅锤炼了我的教学能力,也让我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有了更深的体悟。在与评委和同仁的交流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启发。未来,我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打磨教学本领,努力让思政课讲出思想的深度、情感的温度和时代的脉动。”
学院领导作总结讲话
副院长尹德志、王贝分别主持比赛
责编:翟元平
编审:尹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