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安茶发布时间:2025-10-19浏览次数:10
10月18日,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农村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及福建农林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农村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农业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福州隆重召开。此次会议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主题,汇聚全国生态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学者及硕博士研究生,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绿色转型、乡村振兴与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与新实践。我院202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张安茶受邀参加此次研讨会。
18日上午,是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环节,开幕式由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范胜龙主持,先后由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顺桂,福建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何建津及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 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杜志雄致辞。主旨报告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副理事长、农村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包晓斌主持,随后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农村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利国就《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新质生产力:效应、机制与空间 溢出》作报告;尹世久就《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及其生态环境意蕴》作报告;胡钰就《新质生产力加速农业绿色转型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作报告;苏时鹏就《生态退化区乡村生态振兴的资源编排与多主体价值共创分析》作报告,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18日下午,论坛分设“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农业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四个论坛,分别从驱动力、目标、路径和载体四个维度展开深入研讨,旨在凝聚共识、探索路径,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新动能。其中,我院2024级研究生张安茶在平行论坛四,即“农业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新质生产力赋能贵州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作报告。报告指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应用是推动贵州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应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在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和产业融合方面的引领作用,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
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农村生态经济研究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会专家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在深化理论认知、凝聚实践路径共识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会议不仅促进了产学研各界的深度融合,更清晰地勾勒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绿色转型、以价值实现赋能乡村振兴的路线图。
责编:罗逸
编审:王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