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学生通讯员:李玉发布时间:2021-07-19浏览次数:123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中的讲话精神,2021年7月10日,在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欣老师和团委书记杜靖老师的带领下,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红色革命精神宣讲团”革命遗址——白公馆。
白公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1938年起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当作秘密监狱,是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
在白公馆院内,墙上写着“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字样以警世人。
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白公馆曾改为来华美军人员招待所,到1945年又作为特别看守所。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其幼子“小萝卜头”等都是被囚禁于此。著名小说《红岩》对白公馆监狱内部残酷恐怖的现象进行了赤裸裸的描述,也由此赞颂了革命党人对共产主义信念矢志不渝的精神。在这个罪恶与虔诚并存的地方,最多时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关押于此。
绣红旗的故事也发生于此。1949年10月1 日,天安门城楼上升起第一面举世瞩目的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一个崭新的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同年10月7日,白公馆的难友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用手铐、脚镣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来倾诉压抑在心中许久的激情。在平时听来多么阴森而残酷的镣铐声,如今听来却是如此的美妙,如此的振奋人心。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的罗广斌见此情景,忽闪一个念头,他动情地对狱友们说:“我们也来绣一面自己的五星红旗吧,等到重庆解放的那一天,打着这面旗帜冲出牢房、迎接胜利。”
遗憾的是,这面旗帜终究没有能如愿在狱中升起。伟大的英烈们长眠于青山翠柏之间,但“红岩”的精神永垂不朽!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白公馆是一处缅怀英烈并让人为之扼腕叹息的革命遗址,也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对该团队的志愿者们而言,白公馆之行在他们的耳边再次吹响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号角,而新时代的我们应牢记先烈的殷殷嘱托,接过火种,让它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并把这燃烧的火炬传递下去。传承与发扬,是每一代青年人、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实践团队在白公馆前合影)
责编: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