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贝发布时间:2021-11-13浏览次数:455
2021年11月8日-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课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于11月12日下午7点,以线上方式举行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王贝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
教师汤子琼认为,百年历史经验总结的“十个坚持”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可结合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讲。中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秘诀的“八个方面”经验,可结合第二章第一节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内容来讲。
教师王京强认为,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几次飞跃的概括可融入导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部分,亦可在发展性中突出,还可在第二章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中论述。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时代课题的表述可融入导论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教师安勇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最重要的经验,是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并实现不断的飞跃。在“原理”课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决议》精神,推动《决议》精神的“三进”工作。
教师庹永认为,《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主要体现为“十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其中,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至上,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原理的坚持和运用。坚持理论创新,就是要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独立自主,就是坚持内因在事物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坚持中国道路,这是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几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教师屈理兵认为,全会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四个时期的指导地位,强调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丰功伟绩说到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决议》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光辉典范。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中国百年的变化,讲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讲好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属性、讲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教师余声启认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这深刻揭示了世界发展的量变质变规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教师王贝认为,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拥有真理的力量;以科学理论指导的事业,才拥有光明前途。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并形成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并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政课教师,应结合自身学科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应结合全会精神开展专题授课,深入扎实推进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
责编: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