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发布时间:2021-12-27浏览次数:182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以豪迈的自信、激昂的壮志,庄严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郑重宣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坚定决心,深刻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向全体党员发出了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
一、响应号召,立德树人
西华大学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兴校办学的根本任务,以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体,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强化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推进科教融合,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意义,掌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和实践启示,明确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西华大学校领导层八位领导分别进入学生课堂,为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开展了以“七一”讲话为主题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走上讲台,为国育人
(一)余孝其:心怀理想,勇于奋斗
11月3日下午,校党委书记余孝其为2018级交通工程专业1班的同学带来一堂生动的思政课,鼓励同学们要心怀理想,勇于奋斗,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并付之行动,走好人生的发展之路,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建设者。
余书记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树立理想与目标,让学习工作有干劲、有方向,始终保持奋斗精神!”;在前进途中遇到困难时,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解决问题,要相信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听完这堂特殊的思政课,这个班的同学都表示获益匪浅,他们说“今天这堂思政课,有情怀、有温度、接地气。”面对面,敞开聊。青涩的岁月、艰难的选择、人生的遗憾、奋斗的故事……在余孝其书记的娓娓道来中变成一个个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准绳,在一问一答的分享交流中,这堂思政课悄无声息地滋润了学生的心田。
(二)刘树根:传承百年薪火谱写青春华章
12月10日下午,校长刘树根以公布电话号码开篇,为2021级社会工作专业117名同学带来了一堂以“传承百年薪火谱写青春华章”为题的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鼓励同学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奋斗中凝聚力量,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开拓创新,做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彭艳同学在听课后备受鼓舞,深刻明白了新时代青年重任在肩的道理:“刘校长从人类、地球起源出发,让我们回望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正如李大钊在《青春》中所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作为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青年,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发展之中。”
这堂特别的思政课,是一次校长与同学们之间的交心谈心,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三)许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12月23日下午四点,许州副校长为2020级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同学们上了一堂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许州副校长回顾自身,展望未来,讲到自己小时候看到房屋外墙上印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口号时,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与向往,也表达了对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还多次从事例和中西方的对比中深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巨大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课程的最后,许副校长向同学们提了两点期望:通过学习历史,理解中国道路、制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学习”牢记在心,终身学习。
(四)王政书: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12月16日晚,学校党委副书记王政书走上思政讲台,为2020级学前教育和音乐学专业128名同学上了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
王政书副书记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题,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广大青年人提出的殷切期望。鼓励新时代的西华学子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发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现在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有责任担当,踏踏实实地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多做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大国大党,正道沧桑。王政书副书记的讲课,既有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又深入浅出、亲切随和,精彩的课堂让同学们收获颇多。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的围绕在党的周围,永葆中国青年的亮丽底色。
(五)李传林:学贯“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
11月4日下午,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传林教授走进课堂,为同学们带来题为“学贯“‘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授课中,李传林深入阐述应如何用以指引发展新征程、切实找准发展新起点、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努力融入新发展格局,勉励同学们要在大学期间抓紧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鼓励同学们加强实践锻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李传林的授课理论水平高、思想情怀深,既讲清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论和时代价值,又贴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授课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六)费凌:追寻百年党史,领会“历史决议”
12月16日、17日,副校长费凌为宜宾校区近300名学生讲了两个“历史决议”思想政治理论课。
费凌从建党百年讲起,结合自身对党史的理解,讲解了两个“历史决议”的历史背景、重要内容,强调认真学习两个“历史决议”,以史为鉴。
总结过去,立足现在。课堂上,费凌带领学生们回顾了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他动情地讲到,当前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当代青年应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担负起新时代的历史重任,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费凌副校长深入、透彻的讲解,让学生领会了党的百年奋斗史,树立了正确的党史观,加强了对党的认识。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力量,勇毅前行、不懈奋斗。
(七)刘小兵:应对疫情,彰显百年大党的勇气和决心
12月15日晚,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爱国爱党情怀,加深学生在新形势下对疫情防控的思想重视,西华大学副校长刘小兵为2021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同学们上了一堂以“应对疫情,彰显百年大党的勇气和决心”为主题的思政课。
刘小兵首先聚焦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带领同学们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分析了不同时期党为中国社会和人民所做出的成就,从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四个层面,循序渐进地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顽强奋斗,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紧接着,他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当前的疫情形势以及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对于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效,并就11月初爆发在我校附近的疫情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对我校疫情取得的零疑似、零确诊成就表示肯定。
最后,刘小兵总结道:“在本轮疫情中,我们能够坚决有效的应对,离不开我们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面对疫情,我们坚信,只要爱党爱国,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保卫战。”本堂课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八)李秋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12月2日下午,副校长李秋实为2019级英语专业的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为什么要学习讲话精神?”李秋实从这一问题开始,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进行详细阐述。他用板书画图的方式形象再现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相继完成了救国、兴国、富国和强国大业,以一个个鲜活的革命人物与历史故事,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带领同学们再次重温党史,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这堂课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提问,李秋实副校长耐心地为大家解惑,让大家受益颇多。课堂在多次响起的热烈掌声中结束。
三、楚囊之情,赤子之心
“七一”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正是为了培养青年一代西华学子更有理想、更有本领、更有担当,西华大学八位校领导经过近两个月的准备、教授,为西华大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1600余名同学上了既立足于实践又高度理论化的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学校领导亲自为同学们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的重要举措,也将有效推进学院的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有助于学院青年教师团队的培养和建设。
百年大党继往开来再出发,青年一代应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有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接住建设社会的接力棒,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责编: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