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农村建设专题研究”课程实践考察队赴金堂五凤溪、甘御兰铁皮石斛产业园调研考察

作者:学生通讯员:李林锋发布时间:2022-06-07浏览次数:250

    2022年6月6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万远英的组织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尹德志、教授王贝带领“新农村建设专题研究”课程实践考察队全体成员赴金堂县五凤溪、甘御兰铁皮石斛产业园调研。


    五凤溪古镇,官方名字为五凤镇,位于龙泉山脉中段的沱江之畔,属成都市金堂县,因境内山极屈曲,自北而南而东,一路尖峰拔列,遥望之若冲霄之凤,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而得名。五条古街亦以金凤、青凤、玉凤、白凤、小凤名。

    五凤溪古镇作为金堂县文旅产业重点项目,抢抓发展“乡村振兴”、“双城经济”机遇,聚焦筑建天府名镇以及高质量服务配套的“创新型文旅”发展为重点。于2021年下半年面向社会发布了投资合作“机会清单”,聚焦旅游、文化创新、创业、教育等多个行业,形成“旅游+”产业联合,汇聚四大投资优势共襄商业机遇,助力金堂县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甘御兰铁皮石斛产业园,位于成都市金堂县福兴镇园觉寺村,占地面积近千亩,投资额1.2亿,开创了省内大规模仿野生种植的先例,已通过良好农业规范(GAP)和有机农产品双重认证,自建有高标准、高洁净的铁皮石斛苗组培中心、恒温驯化中心、铁皮石斛种植园区和良种繁育研究中心,种苗年繁育量达50万瓶,驯化种植存活率达到95%。目前已拥有组培工厂化快繁技术体系、规范化种植SOP体系、GAP基地建设技术方案、仿野生种植SOP体系、防治病虫害中药组方等多项产业化专用技术。  


    园区负责人带领同学们重点参观了园区内的铁皮石斛核心种植区和石斛文化博物馆,铁皮石斛核心种植区包括铁皮石斛组培育苗区、铁皮石斛活树种植区、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区,在这里可以看到铁皮石斛从育苗到采摘的全过程。同时,向同学们详细科普了石斛花的名字由来,石斛花的培育条件、药理价值等等,并着重强调了园区立足“公司+科研+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农民土地、房屋、劳动力和企业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为合作纽带,构建企业、资本与农户的“利益共同体”,成功带动周边农户200余人实现就业及创业。园区已成功举办5届甘御兰铁皮石斛养生旅游节活动,景区及周边农户人均旅游增收1000余元,累计吸引游客7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亿元。  


    在园区内,师生们和产业园负责人积极交流互动。大家主要探讨了产业园区如何发挥党组织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何更好地实现“公司+科研+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等问题。产业园区负责人指出,园区内设立了独立的党支部,七名党员以身作则,在党建引领下带动“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发展,既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又解决了当地村民就业难和增收致富问题。同时,同学们对园区发展也提出了意见建议:在技术人员引进方面,园区不仅需要引进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建议引进年轻的专业化人才,为园区发展注入新思想、新动力;在村民增收方面,园区可采取多样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当地村民参与,更多地增加当地村民收入,在良好合作中实现共赢。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提升硕士研究生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新农村建设专题研究”课程组建专家团队,坚持集体备课和专题授课,实现课堂讲授和实践考察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团队+专题+实践”的教学模式。本次调研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课堂教学实效,提高了同学们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同时作为马院学子,更应该学习好党的先进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服务社会,为实现民族复兴与乡村振兴贡献聪明才智。

  

  


责编: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