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中国史”课程建设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作者:严欢发布时间:2022-11-23浏览次数:93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加强“四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在西华大学取得实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202211211000-1200线上组织召开了“新中国史”课程建设第一次会议此次会议由新中国史课程建设团队负责人)王熠主持议程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吴会蓉介绍教育部开设“四史”课程的相关要求及前期学院与各教研室研讨形成的“四史”课程建设初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我校“四史”课程开设的具体时间安排以及对纲要教研室承担的“新中国史”课程建设提出希望和要求

二是新中国史”课程负责人王熠老师分别介绍了“新中国史”课程建设的目标大纲框架课程建设进展。围绕“新中国史”课程的大纲设计,特别是课程内容的取舍与安排上,课程组教师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应牢牢把握政治方向,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稳步推进“新中国史”课程开设,充分发挥“四史”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为顺利推进“新中国史”课程建设王熠老师和吴会蓉老师在原建设方案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在会议上作了详细说明。课程建设方案严格落实责任制,确定以“专题教学+团队教学”的模式开展线上线下联动教学。“新中国史”共分为四个专题,按照“总-分”式的框架,第一个专题为新中国史的导论和综述,三个专题则分别围绕新中国新时期和新时代来阐释中国如何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和迎来强起来的发展历程围绕着“新中国史”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模式,以及个专题授课的具体内容如何安排等问题,大家纷纷发表意见,畅谈各自的看法会议还对课程的学分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考核方式课程建设具体分工等进行了讨论具体将“新中国史”课程建设落实到事、落实到人落实到位。


会议上王熠老师还围绕着讲好“新中国史”分享了教学经验她谈到一门好的课程应该包含内在属性和外在特性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新中国史”应该要切实做到“内外兼修”,即教师应该做好“三度”和“三力”包括课程讲授中内容的广度理论的深度和思想的高度以及重点凸显在教师个人身上的政治站位的定力语言表达的魅力和各方面与时俱进的张力

本次“新中国史”课程建设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新中国史”课程的建设重点,落实了责任制有助于任课教师进一步明确“新中国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增强上好“新中国史”的信心。同时,大家如何把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入新中国史”教育教学也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责编:

编审: